开辟区校教育新赛道,探索融合创新新路径 ——“数字化开辟区校教育发展新赛道”论坛在京召开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5-08-22 16:51:07
央视网 | 2025-08-22 16:51:0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8月20日,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数字化开辟区校教育发展新赛道”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本次论坛以“探索区域和学校教育集成化、智能化与国际化发展路径”为核心,深入探讨数字化治理模式、转型创新实践、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以及教育科技企业赋能等关键议题,旨在汇聚多方智慧、共享先进经验、协同突破瓶颈,为区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论坛由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华中、西北)共同承办,一起教育科技协办。

论坛合影

论坛合影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单志广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单志广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单志广为会议致辞。他表示,数智化已从“选答题”变为决定教育未来竞争力的“抢答题”。区域和学校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必须通过差异化、个性化、智慧化的全面教育创新,回归教育智慧本源,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规律,让数字化成为区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马尔代夫高等教育、劳动和技能发展部副部长阿米娜特·娜达·穆罕默德(Aminath Nada Mohamed)

马尔代夫高等教育、劳动和技能发展部副部长阿米娜特·娜达·穆罕默德(Aminath Nada Mohamed)

  马尔代夫高等教育、劳动和技能发展部副部长阿米娜特·娜达·穆罕默德(Aminath Nada Mohamed)分享了岛国马尔代夫的教育实践经验:面对分散的岛屿学校,亟需借助虚拟教室与在线教育弥合数字鸿沟,确保每位儿童公平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她呼吁全球加强创新协作,在积极拥抱技术的同时明确其教育使命,共同构建更加包容、互联的未来课堂。

山西省教育技术与评估监测中心(山西省电化教育馆)主任(馆长) 何芸

山西省教育技术与评估监测中心(山西省电化教育馆)主任(馆长) 何芸

  山西省教育技术与评估监测中心主任何芸以“智启三晋 数创未来”为题,系统介绍了山西“政策牵引、夯实基座、汇聚资源、深化应用”的实践路径:通过整合1.2亿条教育数据构建省级数字基座,持续五年更新课程资源,依托550个国家平台典型案例实现全域辐射。未来三年还将建设100所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让数字教育的光芒照亮太行吕梁的每一间教室。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常务副主任吴砥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常务副主任吴砥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常务副主任吴砥提出“区域智慧教育五维赋能”框架:以教师数字画像为核心,贯通国家—省—市—区—校五级平台,借助AI实现精准教学、智慧治理与终身学习。宁夏五年测评数据显示,城乡教师数字鸿沟正逐年缩小;武汉“一次登录、多级贯通”的实践,验证了数据一体化对教育质量与公平的双重提升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健康教育信息通信技术部门主任季格兰·叶波扬(Tigran Yepoya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健康教育信息通信技术部门主任季格兰·叶波扬(Tigran Yepoyan)

“投资未来”慈善基金会国际项目负责人 叶卡捷琳娜·豪斯托娃(Ekaterina Khaustova)

“投资未来”慈善基金会国际项目负责人 叶卡捷琳娜·豪斯托娃(Ekaterina Khaustov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健康教育信息通信技术部门主任季格兰·叶波扬(Tigran Yepoyan)与投资未来”慈善基金会国际项目负责人叶卡捷琳娜·豪斯托娃(Ekaterina Khaustova)联合呼吁“超越技术,守护人的本质”。他们引用耶鲁大学研究指出,60%的专家担忧AI可能弱化人类特质,倡议以“教育环境促进个人发展”框架将情商、心理健康和价值观教育融入数字课程。该倡议已在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落地,证明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才能真正塑造面向未来的学习者。

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兼CEO刘畅

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兼CEO刘畅

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兼CEO刘畅以上海闵行和长沙明达两校的“数据蜕变”为例,展示了区域全场景教学数据的价值:在积累三年作业、课堂及考试数据后,AI可自动生成校本题库、实时错题讲解与个性化学习路径。与此同时,刘畅正式发布生成式AI智慧教育体“17同学”。该产品基于企业14年真实教学沉淀与数十亿行为数据,定位“智慧教、个性学”,以大模型和深度学习为核心,融合多模态语义理解,实现作业、课堂、教研与评价的全场景智能升级,推动教学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个性定制与可量化”。现场还启动了“百区千校万师”公益计划,以零门槛方式助力区域与学校降低智能化转型成本,深化AI在教学、管理和评价中的应用,助推教育公平与质量全面提升。

成果发布环节从左到右依次是:张添、林唯、刘畅、陈光巨、单志光、吴砥、潘东标、刘洪侠

成果发布环节从左到右依次是:张添、林唯、刘畅、陈光巨、单志光、吴砥、潘东标、刘洪侠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洪侠以“聚焦五大领域,构建智慧生态”为题,分享了区域级教育实践。双流区围绕公共服务、家校共育、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和教育治理五大场景,打造“区校一体”双流智慧教育平台,年均在线办理业务超10万笔,生均家访记录达1.3次,教师作业批改效率提升87%,以数据驱动将传统治理难题转化为精准服务优势。

  南京市教育局二级指导员潘东标回顾了南京智慧教育十年发展历程:从2015年“八大思维”初步构建,到2023年实现高水平智慧校园“智在环境、慧在师能”,再到2024年成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并推出“八大工程六大目标”,通过百校百场景和八大人工智能应用,将南京打造为人机共育的未来教育样板。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局长杜术林提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123架构:构建1个区域教育智脑、2级区校治理中心、以及内容、技术、服务3个开放软件生态。目前已整合77个国家和市级系统,26家教育科技企业成为生态伙伴,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学校创新活力,打造西部数字教育高地。

  上海市闵行区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林唯介绍了“双线并行”的闵行模式:Zingo智能体实现作业、课堂与评价全流程数据闭环,科学家AI智能体则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线30位科学家数字分身为学生提供无门槛课题指导。区域已积累数十亿条教学数据,未来将通过“五育融评”贯通精准学习与生涯规划。

  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小学校长张添展示了“思辨课堂”的数智实践:依托“一空间两中心多应用”数字基座,以智慧纸笔贯穿教学全流程,实时采集学习数据助力教师精准调整教学,课堂互动率提升40%,实现从经验主导到数据导航、从结果评价到过程增值的转型,为集团14所成员校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河南固始县教体局副局长洪念国分享了县域“三位一体”智慧教育新生态:通过国家平台支撑、AI赋能和数据驱动三大项目覆盖教学全流程,教师备课效率提升58%,学生知识掌握率提高39%,城乡7个教学共同体共享1200余节精品课,县域学业优秀率一年提升15%,为人口大县探索出低成本、高效益的数字化均衡路径。

  山西晋中市教育局副局长贺利捷发布“AI赋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晋中方案:以北师大“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智能体”为核心工具,构建“专家指导—区域统筹—学校实践”三级联动共同体,51所示范校率先实践,推动教师从工具使用者成长为创造者,学生通过真实问题探究实现学科融合与核心素养提升,致力打造“校校有特色、师师善设计、生生乐探究”的教育新生态。

  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副局长邵华强阐述了“让每位教师用上AI”的实践路径:依托企业微信数字基座连接149所学校、9000名教师和10万家长;课堂内融合墨水屏平板与DeepSeek大模型实现情境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课后全面推行小学AI批改与初中作业数据分析;通过教师数字素养“3+2”进阶计划及连续两年发布AI专项政策,实现“教研、治理、安全”一网统管。

  四川省双流中学副校长万明以“双轮协同、全域联动”为题,分享高中数字化转型经验:AI课堂行为分析使互动率从18.3%提升至43.5%,智慧纸笔提升作业批改效率60%,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下降37%,通过149所联盟校“课程走云、教师走网”,输出“七有课堂”5C模型,加速“区校一体数据驱动”模式落地。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国际合作高级总监罗密欧·拉米雷斯(Romeo Ramirez)主持论坛致辞和主题报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志祯主持发布与特邀报告环节。

编辑:刘佳曈 责任编辑:魏曼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教育精彩视频
正在阅读:开辟区校教育新赛道,探索融合创新新路径 ——“数字化开辟区校教育发展新赛道”论坛在京召开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