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观察
-
-
中国教育观察
-
中国教育观察
-
中国教育观察
-
少儿守护人 郑树国 口腔卫生
-
主题教育
-
保护视力
-
主题教育
-
家庭教育
-
中华先锋人物
-
中国动漫观察
-
六一儿童节
-
育儿消费
-
孩子 写作业
-
阅读能力
聚焦社会关注度高、医疗服务需求大的儿科、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领域,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的通知》,明确到2027年,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在市县内得到解决,重大疾病在区域内得到救治,儿科就诊连续性、便利性进一步增强,就医感受度明显提升。
为期三年的专项行动计划扩大儿科服务供给,方便就近就便就医。具体举措是:到2025年11月底,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三级中医医院及二、三级妇幼保健院均提供儿科服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能提供儿科常见病诊疗服务;推进儿科医联体建设,构建并实现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协作网络全覆盖,确保儿童重大疾病在区域内得到及时救治;提供全流程的儿科服务,建立0~3岁危重症儿童24小时救治绿色通道;强化智慧医院建设,优化儿科服务流程;贴合儿童生长发育和疾病特点,支持医疗机构开设生长发育、精神心理等特色门诊;保障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儿科医疗服务,建立就诊等待时长监测与预警机制,必要时开设延时及周末门诊,统筹床位资源,确保患儿及时得到收治。
专项行动还明确,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时填补“空白点”。具体包括:尚未设置精神专科医院的省份、地市在“十五五”期间完成设置并提供诊疗服务;推动各地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执业环境,增强职业吸引力,不断充实专业人员队伍;加强医务人员相关心理精神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机制;督促指导医疗机构加强心理门诊、睡眠门诊建设,提供多种形式诊疗服务;发挥“12356”心理援助热线作用,为来电者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等服务;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向社会延伸。(记者金振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