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观察
-
中国教育观察
-
中国教育观察
-
中国教育观察
-
少儿守护人 郑树国 口腔卫生
-
主题教育
-
保护视力
-
主题教育
-
家庭教育
-
中华先锋人物
-
中国动漫观察
-
六一儿童节
-
育儿消费
-
孩子 写作业
-
阅读能力
近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所高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这是适应我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进一步满足低空经济专业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将助力夯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
低空经济是指在3000米以下,以低空空域为依托,由民用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飞行活动衍生出的经济形态。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链条长、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等特点,能够与更多经济社会活动相融合,形成一种综合经济形态。当前,发展低空经济已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有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2030年或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崛起,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据估算,目前低空经济催生出的新岗位,仅无人机操控员这一项就有100万的人才缺口。低空经济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能够应用人工智能、信息、控制等前沿技术,更需要能够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创业等领域发挥综合作用。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低空经济人才培育,加快布局国家急需学科专业,培养更多相关的复合型人才,增加人才有效供给,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高水平低空经济人才队伍。
当前,不少地方积极出台举措,助力低空经济人才培育。比如,深圳大力引进全球低空领域高层次人才,对顶尖人才提供事业平台、科研经费、团队支持、生活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包”;上海印发三年行动方案,强调加强人才引育,梯队培养前沿技术研发设计、适航审定、飞行管理、运营服务等各类人才;湖南提出大力培育引进低空经济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支持省内职业高校开设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对重大创新团队和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统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生均经常性拨款等相关资金给予支持。放眼全国,低空经济领域正在形成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未来,低空经济人才的培养和供给需要多方协同、共同发力。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关于2025年民航发展基金相关补贴资金预算方案的公示》显示,2025年,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有关补贴达479.6万元。目前,不少高校也已相继设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无人机系统工程以及智能飞行器技术等专业。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加强教育资源统筹与规划,超前布局,支持高校动态调整学科专业,重点围绕生产服务、公共服务、航空消费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培养更多低空经济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时,推动低空经济相关企业与高校深度对接,支持具备低空经济产业基础的企业在教学研究、人才培养、专业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使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更好适应市场需求。相信随着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才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彰显和强化,助力低空经济开拓更广阔发展前景。
(作者:秦勃,系湖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