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致李华的一封信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4-11-13 15:39:01
央视网 | 2024-11-13 15:39:01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亲爱的李华同学:

展信佳。

昨日已收到你的来信,得知你最近为一些心事所扰。你所烦忧的那些事,我想其实都关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业上的抄袭,对未来职业理想的迷茫,和对涉及教师这一名称后的种种使命的惶惑。你我同是师范生,我本也是同你一般迷茫,但最近所见所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想分享与你。

在新年的爆竹声中,我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安贞堡的路,不为其他,只是为近日堵塞的文思找到一些新点子。亲爱的同学,不知你可见过如此景象:即便是在冬日,碧空中的阳光依旧耀眼,山野间的树木依旧青葱。在几年之前,这里仍然是一副门可罗雀的冷清样,但现在已经十分热闹了。古堡前是村民们的耕地和一池残荷,因着冬季休耕,蓝天配上满目的杂草,倒有些“碧云天,黄叶地”①的萧瑟之感了。

但我的目光却被一池残荷吸引了去。见惯了夏日里亭亭玉立的藕花,此时的一池残荷更让我惊心动魄。只见平静的水面中,或直挺,或歪斜地立着几枝失去生机的棕灰色的干枯花梗,藕花早已凋谢,只有干枯到卷边的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堡内人潮拥挤,池边却是冷清,我离开吵嚷的人群,躲进了这一方小天地。

亲爱的同学,还记得我们幼时学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吗?这景象此刻正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我眼前。周敦颐先生所见之莲中正而不染污泥,美丽却不妖艳,我所见之残荷亦然。虽失去了夏日那样的勃勃生机,但她的枝干依旧挺拔,无一丝曲折之意,即便强风摧折,它也宁可折断自己的身体,也不会弯曲半个弧度。

心下不免感叹,好一池残荷!干枯的枝干不减她年轻时的风采,通透的心中装得下徐徐清风,这样看来,她反倒多了些我们常说的一种高洁品质——廉。骤然之间,思绪汹涌,忽见屈原之高洁比汨罗江更加汹涌,陶渊明之气节成就了一座终南山,范仲淹之清廉吹遍青州。

在大多人的眼中,“廉洁”一词往往在官场中出现,去赞扬那些两袖清风的百姓父母官,很少将这个词与我们将来的职业——教师联系起来。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廉洁就像日光一般,照耀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③我们所传播的,所教授的不仅仅是文字,是文化,更是文明,它更多承载了一个人的思想,一片土地的历史文明,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一个集体的精神文化甚至整个社会的风向标。因此,我们需要用“廉”来约束己身,常常自查自省,成为能够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高洁之质,实在是令人敬服。思及此,我便忆起了一些陈年旧事。亲爱的同学,想必你也听说过前几年的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同时更作为一名拥有博士学位的研究者,他的行为被所有人所不齿。在学术研究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严谨治学也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代名词。一切学术不端的行为都不应该出现在我们身上,急功近利的学术浮躁之风也不应该染指我们纯洁的“廉”。是的,端正的学术之风,不为金钱名利所染的学术动机,也是我们作为师范生的“廉洁”。这样的“廉”不应当是束之高阁的追求,而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底线”。当我们最起码的学术良知被抛弃的时候,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或多或少地沾染上不良风气。因此,守住“廉”,守住我们最后的底线,是我们研究学术、教育学生的第一步,也是长久的无数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④金钱利益对人的诱惑从古至今从未消减,虽说金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古人早已提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说,可见“贪”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了。古往今来,因贪而走上歧路的例子不胜枚举。古有在南宋宁宗时的陈自强依仗着做过韩胄启蒙老师的资历,贪赃枉法而最终死于流放之地,今有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杨建农利用音乐厅牟利而受到处分。他们以职权之便为自己牟利,虽是一个师者,但以师者之名,行贪赃枉法之事,实在是有悖为师之道。“富润屋,德润身。”⑤金钱的富足固然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带给我们物质上的满足感,但是却给不了我们精神生活上的提升。有了前车之鉴,我们也当警醒:作为师范生的我们,若将物质富足作为终身追求,那么最终也会走上陈自强亦或是杨建农的不归之路,在物欲中沉沦,逐渐迷失精神的自我,从而逐渐腐朽,只剩下物质的空壳。当然了,尽管古今以来有许多贪污腐败的例子,但我们也能看到人们对于廉洁自持的不懈追求。且看张桂梅扎根深山数十载,不惧风雪,但为万千孩子出深山;再看那花甲之年进苗乡的陈立群校长,退休后婉拒高薪,远赴山区,为那些孩子们带去一缕烛光;再看那张万波老师致力于乡村教育二十余载,秉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刻苦钻研,得到许多学生及家长的肯定。由此可见,精神境界的保持和提升靠的是坚守初心,自我约束和以知识伴终身的学习意识。因此,将来走上三尺讲台之时,对于财物和权利,我们应当做到“取之有道”,知道有何不可为;对于知识的学习,当是孜孜不倦,穷极一生,尽力而为。

亲爱的同学,你还记得我们从前一起看的电影《无问西东》吗?电影中,清华学子沈光耀虽出身名门,但他却在抗战时期自愿入伍,最终壮烈牺牲。他并非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强烈的对于祖国人民的责任心,鼓舞他遵从内心的呼唤挺身而出。这样想来,廉洁,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国家的负责。我们的职业是特别的,我们在用自己的双手孕育祖国的未来,肩上所背负的责任之重大可想而知。我们将来应当做到的不仅是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走在康庄大道上,指引他们人生的方向,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非观,培养他们面对金钱诱惑时能够毫不动摇的淡泊意志,教他们要在面对权势压迫时有刘和珍君的铮铮铁骨。我们是学生除了父母以外最直接的榜样,倘使我们丢弃了廉洁,那么我们亲手栽培的学生们也可能会入了歧途。祖国的未来陷入了泥沼,那么这个社会也便危在旦夕了。也许会有声音说: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可我们都知道滴水尚能穿石,千里之堤也会溃于蚁穴。再小的一件事、再短的一句话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更何况我们的行为是在学生的眼中,在学校的聚光灯之下,在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中呢?沉溺在宝马雕车之中,在一次次的“破例”中失去一位人民教师的初心,最终也许会成为教师的污点,众人口耳相传中那个“差劲的老师”,成为危害社会的罪魁祸首,我想这是每一个好老师都不愿看到的,也不愿成为的老师。

亲爱的同学,我知道你也在迷茫于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自己为师者的廉洁。古人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⑥”就是在告诉我们要笃行实干。廉洁的道理我们都明白,但我们真的做到了吗?成为一名廉洁的教师不仅需要一时一刻的警觉,更要细水长流的品格陶冶。

“吾日三省吾身”。捧着自己的初心,问问自己,忠乎?信乎?习乎?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对学生有所帮助,不曾因外物而影响了教学活动呢?与自己、与学生做的约定是否言而有信呢?每日是否有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呢?做好了这三省,解决了生活中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也便走出了廉洁的第一步。

跨出廉洁的第二步,便是要有教无类。这一点,早在千百年前,至圣先师孔子便已经提出来了。成为一名好老师,一名廉洁的老师,就要平等地爱护每一位学生,不因他的家境是否富有,不因他的外貌是否俊秀,更不因他的成绩是否优异而厚此薄彼,区别对待。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以身作则,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那么我想我们的班风也会是互相友爱,向善向上的。
流水而成江海,靠的是日复一日的奔流不息。廉洁的第三步便是坚持。一朝一夕的廉洁并不可取,那也许只是短暂的醒悟,在受到财权的诱惑的时候,仍然会深陷泥沼。一次又一次的堕落,只会让我们在这些诱惑中愈陷愈深,难以自拔,最后甚至会成为“贪”和“腐”的主体,去成为破坏他人廉洁的“污染源”。真正的廉洁是要贯穿自己一生的人生信条,是坚持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是我们在解决大事小情上都要考虑到的必要因素。若是因为片刻的放纵或为一点蝇头小利而打破坚持已久的原则,都有可能会在心中埋下名为贪欲的种子,长此以往,则必成大患。因此我们需要勤掸“思想尘”,常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坚定心性,永远站在光明之下,不给黑暗任何可乘之机。

亲爱的同学,我们站在今天,面对着时代的考验,思考一条新的教学之道,为师之道。回望昨日,打开历史的书卷,聆听教育大家们和先师圣人们的句句箴言,循先人之法而思己之不足。放眼未来,构想心中的蓝图,将廉洁作为立身之本,作为终身教学不可遗弃的一条准则。世界风云变幻,不变的是我们的本心,是我们心中的爱莲,更是我们坚如磐石的爱廉。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敬祝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你的朋友:王玉
2024年6月

引用说明:

①碧云天,黄叶地:出自范仲淹的《苏幕遮》

②予独爱莲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自周敦颐《爱莲说》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出自韩愈《师说》

④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出自司马迁《史记》第一百二十九章

⑤富润屋,德润身:出自《礼记·大学》

⑥子曰:“文,莫吾……则吾未之有得。”:出自《论语·述而》

编辑:焦思嘉 责任编辑:魏曼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教育精彩视频
正在阅读:三明学院:致李华的一封信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