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专业不香了?如何理性看待高校专业冷热变化——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胡娟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4-03-25 10:26:20
央视网 | 2024-03-25 10:26:2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刘佳曈):2024年全国高校开学第一周,土木工程专业登上热搜。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撤销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后是清华大学辟谣停招土木工程专业,将其合并为大类专业招生。曾经炙手可热的土木工程,近年来正渐渐成为人们口中的“天坑”专业:以前“分高者进”,现在从招生爆冷、就目前形势来看,土木专业似乎从热变冷。

  那么,土木专业不香了?如何理性看待高校专业的冷热变化?高校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央视网《中国教育观察》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学院教授胡娟。

  《中国教育观察》:如何看待土木专业遇冷,越来越多人选择人工智能行业?

  胡娟:专业遇冷、遇热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它跟知识生产模式、经济结构和社会分工的变化密切相关,这些东西发生变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有的专业就会出现变冷或者变热这样的现象。比如人类社会的进步跟工业革命密切相关,现在正在进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题是什么呢?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还有物联网等这些东西,进入人工智能的学生,他的专业就会比较热一些。土木工程专业其实也是社会长期需要的,但是它前些年发展太快了,现在有所收缩,所以有的学生就会感觉到社会需求量在变小,感觉直接受到冲击了、专业变冷了,我想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是自然而然的。

  《中国教育观察》:如何理性看待高校专业的冷热变化?

  胡娟:我觉得这可能要分析一下高校的专业设置。高校的专业设置主要是遵循两个逻辑,第一个逻辑是知识发展的认识论逻辑,第二个是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逻辑。认识论逻辑其实就是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人类往前发展需要探索世界,所以也需要有一种机构专门从事传授知识、发展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另外一种是适应论,大学就是要服务社会的现实需要的,社会需要什么你就要做什么。比如社会需要这个方面的人才了,就要做这个方面的人才培养;社会这个领域出现了科技上的“卡脖子”问题,那你就要做这个方面的研究,所以这是两个不同的逻辑,但这两个不同的逻辑在高校的专业设置里头是同时发生作用的。不同的学校可能是不同的逻辑起作用的,影响力不太一样。比如我们经常把大学分成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大学和高职高专,比如应用型本科大学和高职高专,它的大学设置里、专业设置里可能比较强调的是适应论的逻辑,它的专业设置要更多地面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设置除了也一样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外,认识论也非常重要,要发展知识和创新知识。所以有很多基础学科的设置,比如基础文科,包括文、史、哲,基础理科,包括我们经常说的数、理、化、生,在这些学校都会有设置。比如基础学科在我们看来一般都是偏冷的学科,但它这种“冷”跟重要是两个概念,它尽管不那么热门,但是它一直很重要,所以它会保持一种比较稳定的设置状态,不会那么快速地变化,不会那么忽冷忽热。但是应用学科不太一样,对应用学科的“冷”,我们就要有另外的分析。应用学科的“冷”分两种情况,一种比如像土木工程这样的学科,它以前发展太快了,现在有所收缩,这是正常的,并不代表它要被淘汰了。但还有一种应用学科可能确实是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它正在处于一种被淘汰的过程当中,这样的冷门专业就要比较小心了。

  《中国教育观察》:高校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有哪些基本遵循?

  胡娟:高校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也基本上是遵循上面的两个原则,一个是认识论的逻辑,还有一个是适应论的逻辑。当然每所高校的情况不一样,它的优势学科不一样。有的高校在调整专业设置的时候还会考虑到专业的强弱,但我个人觉得高校在专业调整上还是确实要理性一些,它应该要走到个人和家庭的前面。因为高校作为一个机构,它所收集到的信息,还有它对科学前沿的把握应该比我们普通人、比一个家庭的把握度要高一些,所以它应该更加理性一些。但我们现在确实看到有一些高校在做专业调整的时候不是那么理性,处于一种非常有限理性的状态,那我们可能对这个有限理性就要进行分析了。如果它的有限理性也是由于它的认知有限,比如它对科学前沿的把握还不那么够,对市场变化的把握还不那么够,导致它的专业调整有些滞后,我觉得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无法避免的。但还有一种有限理性是高校自己缺乏定力,它看见什么热门就去设置什么专业,跟风趋同,这样的话就有比较大的问题了。因为高等教育机构之所以叫高等教育机构,就在于人们认为它对世界、对很多东西的认识还是能够处于一种比较高的状态的。我很喜欢一位教育学家的话,他说高等教育要满足的是社会的需求,而不是社会的欲望。那什么是欲望呢?欲望跟需求是不一样的,欲望是非常短暂的泡沫化的东西,它不一定是理性的,它往往是急功近利的,它不是本质的需求,这样的要求高等教育不应该去逢迎。高等教育应该去满足的是社会真正的需求,所以我想这个是高校在专业设置当中要特别注意的,要走在家庭和个人前面,要对社会有引领作用。

  《中国教育观察》:对即将报考土木专业和其他“冷门”专业在读学生有什么建议?

  胡娟:基础学科的冷其实是不可怕的,因为基础学科经常跟一些其他的应用学科关系很紧密,比如基础学科学数学的同学,如果研究生他进入到计算机、进入到金融、进入到经济这类学科,其实非常受欢迎,老师们认为他们是很有潜力的,所以这样的基础学科,其实它的冷不可怕。国家其实有“强基计划”,那也并不是说要让一部分人一直在那“冷”着,而是说明这个专业尽管不那么热门,但是它其实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前面也分析了,暂时遇冷的学科如果有同学非常感兴趣,那也没有问题,我觉得应该坚持自己的兴趣,是对于那些正在被时代、被新的生产模式所淘汰的应用学科,如果它“冷”的话,我想学生和家长都要非常谨慎地去报考,对于高校也应该尽快调整这样的专业。所以对“冷门”专业我也想特别想强调一点。专业的冷热变化会引起人们这么大的关注,恰巧说明我们在教育上要特别注重思维教育,不能有太强的专业教育。在高校的设置当中,包括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设置当中,我们除了专业课以外还有通识课,有大类基础课,有发展指导课这些其他的课。为什么有其他的课呢?就是希望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培养学生的通融见识,培养学生的多学科视野,培养学生利用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才是可以随着变化而变化的。其实很多同学进入大学以后,他们受到以前应试教育的影响,然后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考虑到就业、升学的影响,所以他们上专业课特别认真,但对通识课不太感兴趣,认为通识课不实用,但我印象很深的是,其实在十九世纪,美国就有过关于通识教育到底实不实用的争论。当时耶鲁大学的教授认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学习比一个受过良好的训练,然后因此能够把他的力量移向任何方面的心灵更加实用的呢?其实就提出了通识教育,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科技更新换代,在这样的时代我觉得大学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一些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我想这个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也就是我们说的强大的思维能力。

编辑:刘佳曈 责任编辑:魏曼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教育精彩视频
正在阅读:土木专业不香了?如何理性看待高校专业冷热变化——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胡娟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