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土布的“非遗”魅力

副标题:

来源:教育部关工委  |  2023-04-12 18:58:26
教育部关工委 | 2023-04-12 18:58:26
原标题:
正在加载

说起崇明,首先会想到的就是美食:鲜味十足的中华绒螯蟹、清甜可口的甜芦粟、香味醇厚的米酒,还有鸟文化、灶文化等,但我想在这里讲述的是已成为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崇明土布,在简单的经纬线中每一匹土布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崇明三民文化村那座古朴的土布馆内,动静结合地展示了古今土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现有的崇明土布馆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多个展示场所,分别展示了崇明土布的起源与发展、土布的创意产品大厅、土布的工艺流程、土布体验馆等。在讲解老师和现代高科技媒体的介绍下,我了解到崇明土布至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它曾远销海外,衣被天下。土布的织造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从棉花到成衣往往要经过一年的时间。一尺土布当中蕴含着无数纷繁的劳动。每一块土布,都是一份心血。老土布的制作从采棉纺线开始。秋分过后,新棉登场,经过采花、晒花、拣花、轧花、弹絮,到卷棉条、纺纱、做股、染色、浆纱、做筒子,而后经纱、上轴、穿纵、嵌扣,最后才能织布。

听完讲解跟随老师来到展示大厅,一块块精美绝伦的土布,琳琅满目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大部分的土布都以蓝色为基调,每一块布都会有故事,有寓意。例如土布的纹理就是中国文化礼仪的拼图:井字纹,纹样类似井字,赋意生活“井井有条”;梅花布:梅花形象万千,象征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秤星布,因有秤星纹得名,取“称心”谐音,希望生活称心如意。不光纹理,中国的很多大事都在土布上有所体现,有的用文字记录,有的则用图案呈现。“看,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发电站,这是中国的第一辆吊车,这个是中国的第一条长江大桥。这是我们崇明的第一艘摆渡船。还有这块布,讲述的是一位姓夏的奶奶,她去过很多地方,东南西北都去过,去干什么呢?布上写着呢——人人要干革命……”我听得津津有味,感叹土布原来这么有意思,这古老的手工织物不简单。

欣赏完精妙的土布,我想亲身体验下织布。在看了老奶奶的示范后,感觉相当有难度。我坐上织布机,拿起木梭时突然有种莫名的悸动,双脚轻轻放在木质的踏板上,踩动它,发出无序或有序的声韵之美。光滑的木梭,穿引着素色的丝线,我的手此刻在时光的长河里笨拙地穿梭、往复,混着木质的清香,我闻到了一种叫做年月的香气。我清晰地看到我的手与奶奶的手纹重合,连接起几代人的青葱岁月。青春的花纹在丝线的交错中渐变,填补着失落的时光之衣,也连接起文化的桥梁,我体会到了祖辈的乐观、坚强,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我想这种土布技艺的传承就像种子开花、结果,再播种,就像运动员传递手中的接力棒,那些老阿婆将自己的手艺教给儿孙,一代又一代……他们都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将文化代代相传!我是新时代的少年,我也要用行动来守住家乡文化这片净土,让非遗文化之花在神州大地开得更加灿烂!

作者:上海市崇明区东门中学 杜宜霖

编辑:王焱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教育精彩视频
正在阅读:崇明土布的“非遗”魅力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