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观察
-
中国教育观察
-
中国教育观察
-
中国教育观察
-
少儿守护人 郑树国 口腔卫生
-
主题教育
-
保护视力
-
主题教育
-
家庭教育
-
中华先锋人物
-
中国动漫观察
-
六一儿童节
-
育儿消费
-
孩子 写作业
-
阅读能力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当一个农业科学家,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馍,不再饿肚子,是我从小立下的志向。”——郭天财今年64岁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从事教学和小麦科研工作已经整整40年。近日,当记者在该校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见到郭天财时,他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亲切,随和,教授的儒雅中多了一些农民的质朴。除了带研究生、博士生之外,郭天财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麦田里度过。“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当一个农业科学家,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馍,不再饿肚子,是我从小立下的志向。40年来,我一直不忘这个初心。”
言传身教,希望“幼苗”更茁壮
1974年,郭天财高中毕业被保送到河南农业大学。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郭天财倍加珍惜,一走进大学校门,就埋头书海,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营养。1977年,郭天财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和小麦科研工作,从此,他与教书育人和小麦结下了不解之缘。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上,郭天财始终坚持言传身教。“做学问,首先要有好的人品和德行;搞研究,要踏实诚实,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是他经常对学生讲的一句话。
郭天财的课深入浅出、重点突出,注意用生动的实例阐明深奥的原理,有时还会穿插一些小幽默,学生愿意听、课堂效果好。直到现在,已经毕业二三十年的学生,提到听他讲课的感受时都赞不绝口。
王晨阳是郭天财所带的1983级本科生,毕业读研后跟着老师搞小麦科研,如今已是河南省小麦专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晨阳说,郭老师的课上得好,严格也是出了名的。他总会定期了解班里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进展情况,每周一次的学习交流会坚持了多年。
“在教学中,他是严师;在生活中,他却像慈父。”郭天财的研究生“开门弟子”康国章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他经常教导我们,做导师的一定要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看待。因为上农业大学的大多是农村孩子,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差一点,除了做他们学业的导师,还要做他们人生的导师。”这个当年受郭天财资助的学生,如今是河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脚上有泥,常把田间当课堂
农业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郭天财常说,作为农业大学的老师,如果身上不带点儿土,脚上没有点儿泥,一定不是合格的老师。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提高他们发现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郭天财经常把田间当课堂,把麦苗当教材,带领年轻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实习生,深入到小麦生产和科研第一线,查苗情、查灾情、查病虫草情,实地观察高产小麦生长发育规律,现场讲解小麦生长特点,共同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并在校内外给学生提供实验实习场所,让学生把书本和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该校作物栽培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齐双丽告诉记者:“读研究生前,郭老师就是我崇拜的对象。特别是近几年,他年龄那么大了,在小麦生长期里几乎天天泡在大田里,晚上回到办公室,还要整理收集的数据和材料到很晚。每当想要懈怠的时候,一想到郭老师,我就会感到一股力量在激励着我。”
有学生曾经根据郭天财的工作日志,专门做过一个统计。统计显示,郭天财在小麦生长期的240多天里,有186天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
呕心沥血,只为粮仓更丰实
正是因为郭天财对小麦的痴迷和辛苦付出,这些年,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创造了小麦高产一个又一个传奇。
作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主持人之一,郭天财领导课题组连创小麦15亩连片平均亩产717.2公斤、50亩连片平均亩产735.2公斤和100亩连片平均亩产751.9公斤的最高单产纪录,并在国内率先创造了在同一块土地上小麦、玉米万亩连片平均亩产超过半吨(1524.74公斤)的高产典型,2014年又在河南修武县创造了小麦平均亩产821.7公斤的全国冬小麦最高产量纪录。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引领了我国小麦的高产方向,为河南小麦产量连创新高,为农民持续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在中原大地广大农村,许多农民都知道郭天财的电话号码。“要想创高产,种啥?咋种?咋管?得问‘郭小麦’!”这句话,在许多农民中流传,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叫他“郭小麦”。
“我出生在农民家庭,生长在农村,从小就与农村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是河南农大的老师培养了我服务‘三农’的知识和本领;我工作在河南,是全国农业大省给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教好书、带好学生,为农业生产作贡献,是我应尽的职责。”郭天财说。